澳洲科技成果的转译

澳中科学领域合作三十年

撰稿人:中文口译  秦潞山 (Charles Qin)

三十多年来,澳中两国在医学研究领域建立并不断深化卓越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标志性人物就是澳大利亚国宝级人物、诺贝尔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Barry Marshall)。马歇尔教授为了证明幽门螺杆菌在引发胃炎中的作用并找到治疗方法,曾亲自喝下这种致命细菌的培养物(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马歇尔教授曾荣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是中国授予外国个人及机构的最高科学荣誉奖。中国占全球胃癌病例中的一半,马歇尔教授主导了多项重大项目,如半自动化幽门螺旋杆菌培养系统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他还帮助在成都设立了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以对抗耐药性幽门螺旋杆菌以及预防胃癌。马歇尔教授多次访华,见证了中国在医疗健康和科研领域的飞速发展,并推动这些领域乃至更广泛商业领域的深入合作,从而实现科研成果向实践的转化。

在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还有另一种形式的转译,其作用同样重要,即向外界传达成都在科研方面的重要作用。成都是中国西部在科学领域影响力日益增强的重要城市。译员在澳中各类活动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我很自豪担任这一角色,翻译总理关于突破性成果、疫苗以及“数以百万计的民众从澳中合作和互相学习中受益”的讲话。可以说,我是在向观众“进行科研成果的语言转译和转化”。

另一家具有标志性意义并让澳大利亚倍感自豪的机构——科利耳公司(Cochlear)自1995年以来一直活跃于中国市场,并在植入式助听设备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中国是科利耳公司全球前五大市场之一,其创新解决方案改变了五万多名中国听障患者的生活。随着中国市场对人工耳蜗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科利耳公司在2018年进行了研发的战略投资,并在成都建立了一家制造工厂。科利耳公司也出席了此次庆祝重要合作关系的活动。总理表示:“在座各位的成功案例令人无比自豪”。

我与马歇尔教授同坐一桌,并有幸担任口译。本次活动由四川大学主办,参会者包括来自澳中两国的科研人员、学者、创新者和商界人士。马歇尔教授指出,四川大学及华西医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医疗院区,并高度评价在医疗卫生和生物医学领域取得的进展。他表示,澳大利亚取得的诸多成就都得益于国际合作。

【图片(从左至右)】

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教授、作者秦教授、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诺奖得主马歇尔教授、总理未婚妻海顿女士(Jodie Haydon)

因此,无论是解读转译科研成果方面的突破、跨文化方面的内容,还是将共同目标转化为全球范围内的实际行动:“转译澳洲”远不止语言转换那么简单,更在于将认知转化为切实的影响力。毕竟,无论是科学还是外交,信息的转译才是关键。

  1.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lbanese)成都医疗科技午餐演讲(2025年7月)
  2. 本文译者:Chen Chen

https://www.chincommunications.com.au/blog/decades-of-chinese-interpreting/

CONTACT US

Got a question? We’d love to hear from you

CHIN COMMUNICATIONS
Cities we service
Melbourne|Sydney| Canberra|Brisbane|Perth|Adelaide|Darwin|Hobart

Head Office
Level 4, 221 Queen Street, Melbourne 3000
GPO Box 2231, Melbourne 3001.